![]() |
服务热线:400-820-2536 |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应急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 |
文 号:十政办发[2006]14号 | 发文机关: | |
发文日期:2006-03-03 | 生效日期:2016-12-11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根据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全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时上报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一)3月10以前,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要把各地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工作专班名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的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应急预案编制目录,应急预案编制总体日程安排上报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3月15日前,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要把各地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基本情况、优势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材料上报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三)3月底以前,把各地编制的总体应急预案(草案)上报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确保按时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任务
(一)全市总体应急预案,3月中旬完成专家评审,3月底前呈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后发布实施。
(二)市直各专项应急预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在3月中旬开始进行专家评审,4月中旬前呈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后发文施行。
(三)各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原则上由各部门和单位自行掌握进度,市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办公室5个工作组主要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3月底前按时完成并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四)各县市区应急预案制定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倒排日程,不等不靠,加快工作进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预案编制工作任务,确保6月底全面完成各项编制任务,并将各类各项应急预案上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三、加强应急管理宣传工作
(一)要围绕国家、省、市级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大力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措施;围绕各地各部门预案编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体制所做的工作进行宣传;围绕各类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进行宣传。
(二)着手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写预案简本和操作手册。将典型案例宣传作为预案宣传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宣传展览及专栏等多种渠道和途径,介绍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加深对应急预案的理解。
(三)全市要借鉴外地的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编制减灾科普读物、张贴画或音像制品、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举办减灾知识竞赛和摄影作品展、利用“国际减灾日”等宣传日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扩大宣传,使公众能够理解、读懂预案,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同感、理解力和支持度。
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抓好应急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实现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责、机构、编制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重点抓好网络建立,延伸和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或其它咨询机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参与应急决策和现场指导工作,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专业化水平。
(二)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与区域内驻军、武警、预备役民兵的应急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公安机关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应急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抓好专业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专业人员信息库,立足于现有的应急救援队伍,发挥各地优势,整合市内或各地各类专业救援力量,逐步建立统一、协作、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三是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指导各地、各部门和有关单位根据区域特点、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开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招募、培训等工作。
(三)重视应急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应急培训与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对象,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公共安全培训。逐步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应急机构负责人进行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开展职业培训;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组织公共安全教育进学校、入课堂。二是提高公众应急综合素质。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确方法,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法制意识。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提高实战能力。
五、加快推进和完善信息平台及制度建设
(一)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工作。全面掌握全市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现状,总结各地、各部门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根据应急工作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优化应急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应急处置工作效率。
(二)提高应急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实用性。立足于平时应用,着眼于应急响应,充分整合信息系统资源,依托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进行多网整合,加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同步建设,实现业务系统与技术体系的高度融合,大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三)建立应急管理工作的各类信息数据库。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专家数据库,为应急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抓好应急资源的调查工作,指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应急人员、应急资金等重要数据库及调用方案,为应急工作提供有效的物资、人员和财力保障。
(四)抓好应急工作的制度建设。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各项应急工作制度。组织力量参照制定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法制基础。建立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制度,做好风险、隐患及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定期召集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公共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措施,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打好基础。
十堰市人民政府
2006年3月3日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
![]() FCouncil |
![]() 御财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