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热线:400-820-2536 |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地膜覆盖技术推广的紧急通知 |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 |
文 号:十政办发[2006]9号 | 发文机关: | |
发文日期:2006-02-16 | 生效日期:2016-12-11 |
竹山、竹溪、房县人民政府:
当前春耕生产在即,为了切实加大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春耕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一年受灾一年恢复和全年农业发展目标,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对推广地膜覆盖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地膜覆盖是我市目前依靠科技抗灾减灾不可替代的一项关键措施,在低温、洪涝灾害严重的2005年,地膜技术充分显示出巨大的抗灾减灾作用。多年实践证明,在地少、地薄、多灾的十堰,尤其是高寒山区,搞不搞地膜栽培技术,不仅是收多收少的问题,甚至是有收无收的问题。各地要坚持推广地膜减灾增效的技术,重点扶持高寒贫困农户运用地膜技术,切实把地膜覆盖科技扶贫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二、坚持以膜代补,落实配套资金。鉴于地膜覆盖技术对解决高寒山区农民温饱的特殊作用,市委、市政府在财政体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依然决定对“南三县”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给予扶持,按照“以膜代补、市县配套,突出重点、技物结合,项目管理、量化考核”的办法,市财政专项补贴房县30万元,竹山县、竹溪县各20万元。县级财政要按1:1.5的资金比例配套,通过以膜代补、低价供膜的方式,落实到农户。对地膜补贴资金要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准挪作它用。若发现不配套、少配套或挪用专项资金的,市里将收回扶持资金。
三、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实施面积。南三县高寒山区比较集中,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重点地区,也是地膜水稻的创新地和发展地。根据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6年全市粮食总产80万吨以上、推广地膜玉米90万亩、地膜水稻25万亩”的目标,竹山县要推广地膜玉米20万亩、地膜水稻5万亩;竹溪县要推广地膜玉米20万亩、地膜水稻5万亩;房县要推广地膜玉米20万亩、地膜水稻8万亩。各县要把目标层层落实到项目乡镇、村组、农户,按实际实施面积供膜补贴。
四、突出扶持重点,狠抓示范带动。地膜覆盖扶持的重点是高山重点乡镇、村组,以膜代补要向贫困户、三差户、重灾户倾斜。各级要坚持抓好示范,推广成功做法,通过重点乡镇、典型村组和示范大户的带动,促进地膜覆盖技术落实到地块。南三县地膜玉米核心示范面积要达到10万亩,其中竹山县、竹溪县各3万亩,房县4万亩;地膜水稻核心示范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竹山县、竹溪县各1.5万亩,房县2万亩。各地在实施国家地膜水稻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时要与地膜玉米推广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实现国家科技项目目标。
五、抓紧组织调膜,迅速供膜到户。为了不误农时,确保在春播前将地膜落实到实施农户,各县农业部门要迅速组织调膜专班,到农业部定点厂家调运质量可靠,价格适当的优质膜。一是统一供膜。以县为单位,统一调运供应地膜,竹山县、竹溪县不少于调膜数量60吨,房县不少于80吨。二是统一价格。各县供应到实施农户的地膜价格,不论远近,要实行全县统一价格。各县制价后要报市农业、财政部门备案。三是实行“阳光操作”。各县要将地膜的统一售价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像落实水稻良种补贴一样,将实施农户、补贴面积、地膜数量公示上墙,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服务。一要明确责任。将资金落实,实施面积和示范等相关工作层层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制。二要密切协作。农业、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履行职责,搞好服务。农业部门要切实负起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的责任,切实抓好技术、种子、地膜、示范的落实工作;财政部门要搞好资金服务和监管工作。三要督促检查。春耕生产结束后,市组织检查组,采取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的方法,对地膜覆盖技术推广情况进行“四查四看”,即查配套资金落实,看扶持政策兑现;查购膜发票,看供膜质量;查地膜到户,看落实面积;查责任落实,看推广效果。秋收后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开展绩效评价,并进行通报。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2月16日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
![]() FCouncil |
![]() 御财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