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热线:400-820-2536 |
章丘市人民政府转发济政法发[2005]12号文件的通知 |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 |
文 号:章政办发[2006]13号 | 发文机关: | |
发文日期:2006-03-04 | 生效日期:2016-12-11 |
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济政法发[2005]12号文件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落实,并将梳理结果(纸质一式二份和电子版Word格式)及相应的流程图于3月15日前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同时报送执法依据复印件和各部门的“三定方案”。
联系电话:0531-83214325
邮箱地址(Email):yan19760701@sohu.com
附:
1、八类行政执法行为梳理格式
2、流程图参考模本
章丘市人民政府
二OO六年三月四日
济南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济政法发[2005]12号
济南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转发《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局),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精神,省政府法制办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的通知》(鲁府法发[2005]59号,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现结合我市贯彻落实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请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法制机构按照鲁府法发[2005]59号要求,落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报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
二、梳理的步骤:各部门应当于2005年11月18日至12月20日前,对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并将梳理的结果按照附表填写后,报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2005年12月21日至2006年3月底,由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抽调部分县(市)区政府法制办(局)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对市级行政执法部门报送的梳理依据进行严格审查核准,形成梳理的初步结果报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审定;县(市)区政府应当依照省、市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结果,结合本地情况,梳理确认本级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2006年4月为结果的公布时间。
三、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法制机构要按照鲁府法发[2005]59号文件的要求,明确工作进度,认真抓好组织协调,坚持重大问题主动协商、共同研究,会同编制部门、监察部门、人事部门积极做好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的相关工作。
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市政府法制办监督协调处负责,各种相关资料径送市政府法制办监督协调处。
联系电话:0531-82095777
邮箱地址(Email):fzbyhm@jn.gov.cn
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文件
鲁府法发[2005]59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政府法制办(局),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全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会议精神,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在我省贯彻《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下发前,先期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梳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重要步骤,是规范政府执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的重大举措。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把它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省政府贯彻《行政许可法》和《纲要》领导小组下设山东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政府法制办,抽调省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具体负责全省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等项工作。各地各部门应迅速组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请省政府各部门在接到本通知后,将各单位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报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表格附后)。
二、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的任务及步骤
(一)梳理的任务。本次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工作主要以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界定具体行政行为为主要内容。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对各类行政执法组织实施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梳理分类,明确其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裁决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八类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为进一步界定行政职能、分解行政职责、明确行政责任奠定基础。
(二)梳理的步骤。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工作采取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分批次完成的方式进行。整个梳理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梳理报送阶段。期限为2005年11月1日一12月1日。由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分别对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并将梳理的结果按照附表填写报各级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第二个阶段为梳理核查审定阶段。期限为2005年12月2日一12月31日。由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抽调部分市法制办(局)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对省级行政执法部门报送的梳理结果进行严格审查核准,形成梳理的初步结果,报领导小组审定;第三个阶段为梳理成果公布阶段。期限为2006年1月1日一1月31日。市、县两级政府,依照省级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梳理结果,结合本地情况,梳理确认本级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依据。全省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依据的梳理结果定期统一向社会公布。
三、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的具体要求
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2006年4月30日前要完成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相关工作,梳理工作必须在此之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做到:
(一)明确职责,加强协调。梳理报送阶段是整个梳理阶段的基础,各市各部门一定要选派业务素质精、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承担此项任务,科学制定梳理计划,明确职责分工。各级法制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搞好协调,特别是对一些法定职权不明确、职能交叉等有争议的问题要与编办、人事等部门共同研究,确保梳理结果有理有据有序。
(二)统一部署,搞好衔接。我省的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采取统一组织和“分统”结合的方式,具体落实中要搞好三个衔接。一是要搞好法律依据的衔接.按照法律优先的原则,解决与上位法冲突的问题;二是要搞好时间进度的衔接。各市、县(市、区)的执法依据梳理工作进度要与省行政执法依据梳理进度保持大体一致;三是要搞好法律规定与政府职能调整的衔接。
(三)认真梳理,按时报送。梳理中,要坚持质量与效率并重的原则。一方面,要认真按照《若干意见》和省政府的要求,精心组织对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确保梳理的结果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又要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报送任务,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整体推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务院实行垂直管理和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的部门,也要按照上述要求,做好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工作,并将有关材料径送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
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省政府法制办法制协调处负责,各种相关资料可径送省法制办法制协调处.报送资料除填写附表所列内容外,同时报送所涉及的执法依据复印件和各部门的“三定规定”,报送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统计表时,请一并报送电子文本(WORD格式)。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二OO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附1:
八类行政执法行为梳理格式
章丘市XXX局(委、办)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程序梳理认定结果
一、行政许可(共X项)
(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1、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及依据
(1)……
(2)……
2、承办处(室)
3、行政许可事项的依据
(1)……
(2)……
4、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材料
(1)……
(2)……
5、行政许可办理程序
6、行政许可办理时限
7、办理行政许可的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
二、行政处罚(共X项)
(一)违法行为名称
1、行政处罚种类
2、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及依据
(1)……
(2)……
3、承办处(室)
4、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
(1)……
(2)……
三、行政强制(共X项)
(一)行政强制事项名称
1、行政强制实施主体及依据
(1)……
(2)……
2、承办处(室)
3、行政强制的依据
(1)……
(2)……
4、行政强制办理程序
四、行政征收(共X项)
(一)行政征收事项名称
1、行政征收实施主体及依据
2、承办处(室)
3、实施行政征收的依据
(1)……
(2)……
4、行政征收办理程序
5、行政征收标准
五、行政裁决(共X项)
(一)行政裁决事项名称
1、行政裁决实施主体及依据
(1)……
(2)……
2、承办处(室)
3、实施行政裁决的依据
(1)……
(2)……
4、行政裁决办理程序
5、行政裁决办理时限
六、行政确认(共X项)
(一)行政确认事项名称
1、行政确认实施主体及依据
(1)……
(2)……
2、承办处(室)
3、实施行政确认的依据
(1)……
(2)……
4、申请行政确认需要提交的材料
(1)……
(2)……
5、行政确认办理程序
6、行政确认办理时限
7、办理行政确认的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
七、行政给付(共X项)
(一)行政给付事项名称
1、行政给付实施主体及依据
(1)……
(2)……
2、承办处(室)
3、行政给付的依据
(1)……
(2)……
4、申请行政给付需要提交的材料
(1)……
(2)……
5、行政给付办理程序
6、行政给付办理时限
7、行政给付的标准
八、其他具体行政行为(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共X项)
(一)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具体事项名称
1、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行政执法的实施主体及依据
(1)……
(2)……
2、承办处(室)
3、实施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的依据
(1)……
(2)……
4、申请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需要提交的材料
(1)……
(2)……
5、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的办理程序
6、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的办理时限
7、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的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注:本文中提到的“依据”均具体到XX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第X条的全文。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
![]() FCouncil |
![]() 御财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