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热线:400-820-2536 |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6年新余市财政收入任务和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的通知 |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 |
文 号:余府发[2006]13号 | 发文机关: | |
发文日期:2006-03-17 | 生效日期:2006-03-17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新余市2006年财政收支预算下达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决战工业500亿工程投入,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做大做强财政“蛋糕”,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加大重点支出力度,强化预算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开好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我市2006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2006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全市财政收入预算
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2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市本级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县(区)收入计划按不低于17%增幅予以安排。
二、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
根据2006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加中央、省对市本级的税收返还收入、专项补助收入,减去上解省财政支出和返还企业后,市本级当年当年收入56031万元。按照财政收支平衡原则,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5603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4325万元; 行政性收费和执法部门办案支出7506万元;专项收入所形成支出4200万元。加上年专项结转下年使用形成的支出3054万元,总预算支出5908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具体项目如下:
1、人员机构经费安排22281万元,为预算数的50.27%。
2、专项经费安排20544万元,为预算数的46.34%。其中:(1)城建专项安排2824万元。(2)教育方面专项安排2385万元。(3)工业方面专项安排2590万元。(4)“三农”方面专项安排3356万元。(5)科技方面专项安排310万元。(6)社保方面专项安排3177万元。(7)军队、武警、政法方面专项安排693万元。(8)其他方面专项安排5209万元。
3、总预备费安排1500万元,为预算数的3.38%,比上年增加500万元,增长33.3%。
三、抓住机遇,团结奋进,做好2006年财政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工业500 亿的攻坚之年。财政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的“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的要求,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必须坚持不懈地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创新机制,狠抓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推进各项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把财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㈠开源挖潜,以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为首要任务。为把经济加快发展的成果充分转化到财税增长上来,各级财税部门要坚持把依法组织财政收入放在首位,一是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税收征管工作,奠定坚实的主体税基;二是调整聚财思路,强化市场运作,管好用好非税收入;三是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抓好专项清查,清缴旧欠,防止新欠,做到及时入库、足额入库、均衡入库;四是要进一步改革税收征管体制,理顺征管关系,规范征管行为;五是要继续调整财政收入结构,把收入打实打准,保证财政收入质量。通过以上措施,将财政收入抓早、抓紧、抓实,确保圆满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实现“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指标在全省继续保持前列”的目标。
㈡坚定不移支持决战工业500亿工程,做大财政“蛋糕”。一是继续增加工业投入,争取尽快形成财政增长极,壮大财政后续财源;二是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争取更多外资落户新余,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三是综合运用财税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做大支柱产业;四是配合完成国企改革,积极与外资对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五是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财政服务;六是大力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
㈢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完善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体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二是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加大城乡低保的覆盖面和资金投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三是认真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快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完善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
㈣努力做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要内容的财政支农工作。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坚定不移地继续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出现反弹,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二是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各项补贴的投入,要将中央及省市的补贴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市、县财政支出预算也要作出足额安排;三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各项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和正常办学经费的保障;四是用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要确保用在刀刃上,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条件,使农民获得实惠。
㈤加大社会事业支出,构建和谐社会。一是预算要打足人员经费,不留刚性缺口,免除“后顾之忧”;保证按月足额发放人员工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绝对不能出现迟发、欠发现象;二是要安排好社会保障支出,凡中央、省、市已出台的社会保障措施要确保实行,不能打折扣,需要配套的一定要按标准配足,支出水平过低的要适当调增;三是要安排好政法等保稳定支出,构建有效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加快发展城乡医疗卫生防疫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五是要支持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今年我市将承办第十二届全省运动会,财政部门要在资金、政策、服务等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确保省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六是要保证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支出。
㈥继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一是全力以赴抓好综合财政及部门预算的执行工作,规范财政预算管理;二是继续巩固完善财政国库支付制度改革,建立税费统收、资金统管、支出统付、帐务统算的财政支付体系;三是全面推进“乡财县代管”改革;四是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扩大采购覆盖面,简化程序,缩短周期,采购资金统一支付,提高资金效益;五是加强非税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改革。
㈦严格财政监督,实行科学理财。要加强财政监督力度,特别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的研究,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实施规范化管理。要把好分配关,防止借项目之名,行挤占之实,专项经费中的非项目开支要严格控制,绝大多数要下到项目;要把好拨款关,各级财政用于本级项目的资金原则上都要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减少中间环节,防止资金流失;要把好监督关,严肃查处挪用、克扣专项资金行为;要调度好资金,保证专项经费能尽早到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㈧继续推行“八项服务”承诺,改进财政部门工作作风。一是推行服务承诺改变工作作风要针对实际,解决工作作风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教育,反对形式主义;二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依法、为民、高效、精简的原则,提高财政部门服务水平;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四项禁令”,执行“五个不准”,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治、预防体系,保护好我们的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四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队伍。
新余市政府
二○○六年三月十七日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
![]() FCouncil |
![]() 御财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