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热线:400-820-2536 |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 |
文 号:济长政发[2006]15号 | 发文机关: | |
发文日期:2006-04-29 | 生效日期:2016-12-11 |
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及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大力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体现山、水、绿三大特色,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坚持走生态建设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实施治山、植树、治水、造绿工程,精心实施片区绿化和路林建设、生态产业带建设,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合理规划和布局水系建设,逐步实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区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总体规划、科学布局、统一推进的原则;二是坚持资源低耗、循环再生、经济高效的原则;三是坚持生态平衡、防治并重、整体优化的原则;四是坚持教育为重、科技为基、法制为本的原则;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民参与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生态工程
以建设“山水长清、泉城新区”为总体目标,以生态示范区建设、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为主要内容,加强小流域治理和平原林网建设,努力构筑以区域绿化为主体、绿色通道建设为框架、生态林建设为重点的较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104国道、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百里黄河三大生态风貌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有效防止生态破坏和旅游污染;进一步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生态建设工程,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建设,推广农村新能源,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有效遏止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护全区生态环境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确保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实施八大生态工程:
(一)造林绿化工程。一是大力实施2万亩退耕还林还果工程。继续按照“精品园带动,基地化扩张”的发展思路,扩建完善八大果品基地,重点抓好“一线四片”:“一线”即104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两侧发展经济林3000亩:“四片”即五峰、马山重点片各发展经济林1500亩,双泉、孝里重点片各完成2000亩的建设任务。在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两侧重点建设张夏杏、梨基地和万德、武庄核桃、柿子、板栗基地,形成一条集旅游、观光和采生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带。二是大力实施荒山绿化工程。以实施国债工程为龙头,结合实施封山育林,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荒山绿化2万亩,使全区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重点在崮云湖街道、张夏镇、万德镇高标准地完成京福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加快完善铁路、国道、省道、旅游路及河道的绿化,特别要搞好400公里的“村村通”公路绿化工程。四是实施平原绿化工程和黄河防护林工程。在沿黄四个街道、乡镇重点搞好黄河景观带1.6万亩丰产林建设任务,同时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万亩,在沿黄东岸104华里形成200-500米宽的百里黄河生态风貌带,在补断层、连空格、缩网格、上水平的同时,初步建成点、线、片、面四位一体的平原绿化防护体系,促进沿黄及城区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五是以五大片区为重点,结合七大景区和六大水面建设,大力实施以松柏、黄栌、火炬、五角枫为主的生态林建设。六是配合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绿化工程。奋战五年,力争全区绿化面积达到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
(二)水资源保护工程。组织有关部门和街道、乡镇精心规划实施北大沙河治理工程,重点做好万德水面、张夏水面、崮云湖、大学园区景观湖及城区滨河公园的建设,以及上、下游河道的治理。组织实施石麟山景观湖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南水北调输水线的综合功能,利用输水干线的出、入水口解决洼区积水和枯水年份水源的利用工作。继续加大对济西水源地抽水试验的观测,为济西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严格取水许可证制度,坚决制止并依法处理五大片区乱打井现象。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结合两大经济带建设,东线抓好万德店台,西线抓好文昌街道袁庄村的节水灌溉工程。继续开展小流域治理,今年重点抓好孝里燕庄、房头、万德拔山等404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治理工程。用三年时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发挥水库灌溉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涵养地下水源,保证下游供水。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新上污染项目,推广清洁生产,加大排污企业污染防治和监管力度,确保稳定达标。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单位GDP耗水逐年降低,2007年单位GDP耗水达到150立方米/万元。
(三)城区绿化工程。配合城区改造升级,做好新建改建道路的绿化工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城区可绿化地段和空闲地段的绿化任务。围绕五大片区的道路绿化及功能园林绿地的建设任务,努力建成季相变化明显、功能齐全、植物搭配合理、景观特点突出的新城市绿化景观格局。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城区绿化率达到50%以上,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四)旅游资源整合工程。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路子,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以现有旅游资源为依托,加快景区整合步伐。一是整合建设以灵岩寺为主体,涵盖凤凰岭、卧龙峪、武家庄生态旅游区等景点的灵岩景区。重点培育“绿色武庄,齐鲁柿乡”品牌,突出休闲度假主题,尽快编制完成武家庄生态旅游区规划,精心打造凤凰岭、三庆公社、合龙寺、齐长城钉头崖、川川泰山云雾石、金牛峪、东西庵、龙泉观等八大生态景点,集合人文、自然、生态优势,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人、自然景观独特、生态健康舒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旅游区。二是整合建设以莲台山、馒寿山地质公园及张夏万亩杏园为主的莲台山景区。三是整合建设以五峰山旅游度假区为主体,涵盖崮云湖、高尔夫球场、齐鲁碑林、钓鱼台水库等的五峰山景区。用五年时间建成生态乐园、特色农业观光园、五峰仙庄度假村、泉城古韵道教文化园、慈善山六大旅游点,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组团景区。四是整合建设以大峰山为主体,涵盖孝堂山、双乳山汉墓等景点的大峰山景区。五是整合建设以马山为主体,涵盖五千亩雪桃基地、崮头水库及其下游千亩湿地资源的马山景区。借助马山道教文化、谋略文化、长城文化、民俗文化、水上休闲和生态农业等优势,推动民俗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六是整合建设大学科技园景区和百里黄河景区。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长清旅游大格局中的作用,借助大学科技园人流资源的集散功能及与景区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加以整合利用。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文体设施和景观湖等旅游资源,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通过举办有较大影响的体育赛事和文化娱乐活动,为长清旅游增加新的亮点和吸引力。通过上述旅游资源的整合,变景点为景区,调整旅游线路,扩大旅游空间,增加游客活动时间,增加旅游经济效益,尽快发挥长清旅游的潜力。
(五)生态农业工程。一是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工作,为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改变农村田、地、园、塘、河、坟相互交叉、利用率低的状况,建成“田成方、路成框、渠相通、树成行,进得去、出得来”的标准农田,提高抗旱防洪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开发和整理的有利时机,加快农用地经营权的流转,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今年重点搞好万德镇7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归德、万德和孝里镇11万亩的世行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北大沙河张夏段治理项目。二是围绕“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发展链条,搞好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办、领办农业龙头企业,依托能人和龙头企业,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围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在整个农业标准化体系框架内,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畜则畜,使农业结构调整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三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配套进行改厕、改圈、改厨、改院,推广沼气池建设,推动农户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沼液、沼渣,作为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肥料,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秸杆焚烧,减少农村燃煤、焚烧秸杆带来的空气污染。
(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10年前,完成济南市第三垃圾处理厂建设,五大片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管网配套,2008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使北大沙河下游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水质三类标准。加快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工程建设,使全区集中供热及燃气普及率达到生态区建设目标。
(七)监管体系建设工程。2007年前完成林业资源动态监测管理工程及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工程。2008年前完成全区水资源保护监测系统建设、城市空气自动监控网络和污染事故快速反应系统建设。
(八)节约型社会工程。加强节约型社会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经济、行政、政策扶持等手段,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促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发展,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着力推进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节约用地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等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水泥等重点行业和济南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程。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街道(乡镇)和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根据各自职责,制订任期目标和年度实施方案。环保部门要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聘请有相关资质的科研单位编制我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并依法推进污染防治工作,牵头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协调生态建设;农业、林业、水务、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生态农业、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土地复垦;财政部门要把生态建设项目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设部门负责建成区绿化、城市燃气、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以及生态居住小区建设;卫生部门牵头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交通、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好相关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
(二)建立加大投入的长效机制。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设立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要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资金投放,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进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建设资金。
(三)健全制度,严格执法。各街道、乡镇和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有关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规章制度,依法推进生态区建设。环保、林业、水务、国土等部门,要强化生态区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破坏生态和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生态区建设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各级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群众学习生态建设的有关文件,掌握标准,明确任务,强化参与意识。各级宣传、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把此项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以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各街道(乡镇)及区政府职能部门要把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并明确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建立健全生态建设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分解任务,逐级签订责任书,认真抓好落实。为加强监督,区政府决定对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实行年度考核和届满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生态破坏的,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附:长清区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覃俊文
副组长:刘延文 李本文
成 员:韩明清 杨立新 董江萍 王宝明 王圣才
赵贵华 朱广山 韩忠诚 刘希森 何卫国
王玉法 邵怀庆 张殿义 胡立敏 马训生
徐世敬 陈元诚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杨立新兼任办公室主任。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
二○○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
![]() FCouncil |
![]() 御财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