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服务热线:400-820-2536

庐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庐江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的通知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文    号:庐江政[2006]24号 发文机关:
  发文日期:2006-04-13 生效日期:2016-12-11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庐江县教育局、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庐江县财政局关于《庐江县中小学校布 局调整规划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庐江县人民政府
二00六年四月十三日

  庐江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庐江县财政局 庐江县教育局 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挥办学的规模效益,提高 教育 教学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教计[2004]28号《关于编测中小 学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庐江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第一部分 庐江县教育基本情况
  庐江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一片生机。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共向高等学校输送新生10余万人,高考升学率、高考会考合格率均占全市之首。全县现有中小学校418所(其中普通 高中16所,职业高中6所,普通初中36所(另有初中部分18所,应撤未撤学校14所),小学352所,幼儿园7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72280人(其中普通高中25702人,职中7824人,普通初中59884人,小学71163人,幼儿园7519人,特校学生188人)。九七年我县通过 “两基”验收,全县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9%,17周岁初 等教育完成率占97.5%;初中毕业生毕业率达95.8%,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职高、各类 中专等占52.3%.全县现有教职工8551人(不含离退休人员),其中专任教师7444人,专任 教师达标率:初中为97.1%,普高为84.5%,小学为99.5%.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职高65.8人,高中216.2人,初中503.7人,小学598.5人,幼儿园63.2人。
  第二部分 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加强各级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 融通与整合,积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县级政府统筹管理本地教育的职责 ,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监督,全面实现“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 制,统筹整合县城乡教育人才、资产,扩大学校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 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巩固和提高“两基”工作水平,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事业均衡、持续 、健康发展。

  二、编制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根据各类专门性规划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的统一要求,中小学布局 调整体现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纳入城乡总体规划进行布局规划,根 据我县今后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口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教育中长期发展的 需求和国家省颁布的校舍建设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坚持规模效益的原则。中小学校布局发展向人口集中,且交通便捷地发展,并适度扩大 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完小不少于6个班240名左右学生(对山区和 偏远地区可适当放宽),其中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学不少于12个班500名学生;初中不少于24个班,1500名学生。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我县山区、畈地、圩区等不同的地理环境情况,逐步打破行 政区划界限,依据覆盖人口、服务范围、经济水平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该撤的 撤,该并的并,不搞一刀切。
  4、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小学基本上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就近入学为主,大力发展人口 密集的集镇所在地完小,积极推动覆盖多个行政村人口的完全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 一批村小和教学点;初中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扩大办学规模,原则上每个镇只办一至两所 初中,在过渡期内增设一至二个分部(条件成熟时撤销),或在部分乡镇采取九年一贯制作 为过渡期;高中(包括职高)向县城所在地和人口密集的大集镇布局。其中在庐城镇城区新 建2-3所民办普通高中,另外重点在金牛、泥河、白湖、汤池五个镇扩大高中办学规模;职 业高中重点建设县高级职业中学。必要时,可通过招商的形式,创办一所规模较大、专业对口的职业高中。同时,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鼓励和支持民办寄宿制学校。
  第三部分 主要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主要目标
  按照省总体要求,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目标在2010年前完成,即在2008年前再撤并完全 小学74所,小学教学点100处,撤并初中22所 (主要是应撤未撤的学校的初中分部),普通高 中因近几年都是生源高峰期,故必须全部保留;到2010年再撤并完小28所,小学教学点全部 撤销;撤销初中分部和应撤未撤初中10所,同时再撤并1至2所农村完中,基本达到农村完小 六个教学班、学生数240人以上;集镇完小12个教学班、学生数500人以上;农村初中24个教学班,学生数1500人以上;农村完中36个教学班,学生数2100人以上的目标。

  二、保障措施
  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从1996年开展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乡镇 学校的布局调整还未真正实施到位,要真正实现布局调整的规划目标,难度仍然很大,主要 是:第一,财力不足,中小学布局调整首先要解决并入学校校舍问题,包括教室、学生住宿 等,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投入,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布局调整规划目标需总投入9160万元; 第二,交通不便,特别是山区和圩区更是突出,学生上学路途不便等问题难以解决;第三,群众(包括基层干部)观念淡泊,不愿撤销本地学校的想法比较普遍。
  为确保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按规划目标顺利实施,充分发挥教育的人、财、物资源的规 模优势,迅速提高我县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必须下大力气抓中小学布局调整 工作。主要措施有: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为加强对中小学布局工作的领导,县成立以县长为 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建设局、国 土资源局、教育局等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中小学布局调整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确定 专人负责。各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县、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 视、亲自过问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要确保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按规划目标调整到位。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正确引导,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工作。我县大规模的中小学布局调 整工作虽已在一九九七年前已基本完成,但根据省厅新的调整目标,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 任务仍很艰巨,这次规划调整撤并的学校都是困难很多,条件很差,人员和生源较少的学校 ,撤并工作的难度主要在于少数村干和部分当地群众认识不深。因此必须广泛地进行宣传发 动,正确引导,形成共识,确保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经费投入是关键,特别是初中实施调整,撤销学校的校舍不能使用,并入学校的教室、住宿等条件都很难达到 基本要求,必须加大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投入。1、自2006年起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 于布局调整;2、通过租赁、变卖、置换等盘活撤销学校的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用于改善 并入学校办学条件;3、广泛地开展捐资助学等活动增加教育投入;4、争取省、市安排一定 的专项经费用于学校布局调整。5、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民办私立寄宿制学校,以切实解决 留守儿童的入学困难。
  (四)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办好学校。在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 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尽快实现由“应 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附:表一《庐江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表》(略)
  表二《庐江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分年度撤并学校一览表》(略)
  表三《庐江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分镇规划表》(略)

友情链接: 御财府 L-councli 上海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FCouncil

   御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