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务热线:400-820-2536 |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报送2007年全州财政汇总预算及变动情况的报告 |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 |
文 号:凉府函[2007]91号 | 发文机关: | |
发文日期:2007-09-04 | 生效日期:2007-09-04 |
州人大常委会:
全州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已于2007年1月8日经州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由于实行水能和矿产资源企业税收分享,州级收入和支出随之变动较大,根据《预算法》规定和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07年财政收支预算的通知》(川财预〔2006〕139号)精神以及州委、州政府对编制2007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的要求,结合我州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现将经各县市人民政府(财政)编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州2007年汇总预算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州财政预算变动情况
2007年省确定我州一般预算收入目标22.5亿元,按照州委确定的增长目标,全州各县市人代会批准汇总的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2亿元,较上年预算基数增长20.7%,较年初预算草案增加1.3亿元,较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签订收入目标23.3亿元减少1064万元。预算增加主要原因是全州上下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凉山”主题,大力实施“农业振兴、工业强州、旅游突破、交通先行”战略,努力构建水能、矿冶、绿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继续推动我州国民经济良性运行,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超目标任务数较多的县有:西昌市959万元,会理县1000万元。由于实行水能和矿产资源企业州与县市税收分享,部分县差目标任务数:木里县197万元,盐源县1200万元,甘洛县1669万元。
2007年,我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可安排财力59.7亿元,较年初预算草案增加2.4亿元。构成情况:一是一般预算收入23.2亿元,较年初预算草案增加1.3亿元;二是上级补助收入36.5亿元(其中,预计税收返还4.7亿元,原体制补助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8.9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2.2亿元,其他补助和各项结算补助7.7亿元),较年初预算草案增加1.1亿元。
按可用财力59.7亿元,扣除预计上解省和调出资金871万元外,相应安排支出59.6亿元,较上年预算基数增长34.5%,当年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二、州级财政预算变动情况
按2006年入库数,扣出一次性的违法烟叶入库部分,加上州级企业主体税种收入及新建大中型水电企业州与县市分税等因素,州级一般预算收入为3.85亿元,同口径增长25.8%,较年初预算草案增加收入2.12亿元。主要是从2007年4月1日起执行水能矿产资源及重点企业税收征管入州级库,相应增加州级一般预算收入。
州级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财力合计10.66亿元, 同口径比2006年年初预算增长27.7%,较年初预算增加财力2.29亿元,其中:本级收入3.85亿元,税收返还收入2.18亿元,原体制补助1.4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0.63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57亿元,其他补助和各项结算补助1.03亿元。州级财力扣除分税用于县级转移支付、上解上级和调出资金1.45亿元,实际可安排财力9.21亿元,当年预算安排收支平衡。州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情况:一是基本支出4.68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42.4%,较年初预算草案增加4200万元,其中: 人员支出3.1亿元,增长27.3%;日常公用支出4069万元,增长8.4%;其他个人支出1.2亿元(部分社会保障支出及预留津补贴、调增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离退休建房等),增长240%。二是专项项目支出4.53亿元,同口径增长7.3%,较年初预算草案增加4200万元。其中:①基本建设2770万元,解决民中、昭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第三办公区、美峨路、武警住宅楼、彝画院等基建缺口以及州级部门单位房屋维修资金2770万元;②解决扶贫解困等扶贫资金配套3300万元;③支农、农发、教育、卫生等配套支出5465万元;④移动营业税收入安排村村通建设1700万元;⑤用于“10+5”惠民行动建设3500万元;⑥技术创新及工业强州资金、科技三项费、企业挖改等3348万元;⑦全州城市维护支出1270万元;⑧预备费2504万元;⑨集中安排专项支出6693万元;⑩州级单位正常运转所需业务费和购置费支出等7204万元;○11 收费、专项收入、上年超收等安排部门单位专项支出7634万元。
三、关于水能和矿产资源企业主体税种税收分享
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立足资源,拓展两线,开发三江,发展三带经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范各级政府财政的分配关系和税收征管,完善州对县市转移支付办法,促进全州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州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水能矿产资源及重点企业税收征管及入库级次的通知》(凉府发〔2007〕9号文),从2007年4月1日起执行主体税收分级入库,理顺和调整州属企业、重点企业和水能矿产资源企业的税收分享比例和入库级次,“基数返还,增量分成,适度平衡”的原则,按凉府发〔2005〕64号文件确定的税收分享基数,基数内全部补助到县市,超基数部分州与县市分享,同时各县市由于调整税收入库级次影响的收入总量,可将缴入州级的收入部分一并纳入对县市的目标考核。具体做法如下:
(一)执行主体税收分级入库,增加了州级税收收入,相应县级入库数减少,在现行省按人均财力等因素计算转移支付补助的情况下,有利于尽可能多的为县争取一般性或其他转移支付补助;
(二)实施分税政策从数字上看入州级库较多,但多数将补助县市,州级实得财力较少。例如:据2006年实际入库数测算,2007年州级分税收入20539万元,按基数返还计算应返县市14366万元。州级集中财力6173万元主要安排用于“三房”改造2300万元,惠民行动项目资金配套3173万元,工业强州及创新资金700万元;
(三)为了不影响各县市财力计算和资金调度使用安排,经州政府批准并协调国库、税务等部门,州财政于4月、7月、10月分三次对各县市进行调库处理,年终结算,确保各县市在执行水能和矿产资源税收改革中发展不受影响;
(四)州级财政压力较大,全州性的扶贫、教育、卫生等各行业建设资金配套增多,分税州级实得财力部分也将用于配套专项补助县市,有利于我州各县市争取中央、省的专项建设资金。实施州与县市分税是为增加县市财力,最终达到全州财力1+1>2的目标。
四、汇总预算反映出的突出问题
(一)全州汇总一般预算与州人代会通过的一般预算草案(同口径)比,收入增加2.4亿元,这部份收入增加,体现的是财力增加。
(二)全州公务员工龄工资、正常晋级增资及其他个人增支(含预留),增加财政刚性支出1.4亿元。
(三)州级为解决全州扶贫解困等资金配套,支农、农发、教育、卫生等配套,移动村村通建设配套,“10+5”惠民行动建设,技术创新及工业强州资金等增加支出1亿元。
五、需要说明的情况
(一)根据省财政厅编制预算的文件精神,中央、省拟对我州2007年的补助,比较定性的部分已全额编列预算,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因需按上划两税中的增值税增量计算和按其他因素计算分配,现不定性因素较大,仅按上年补助数的50%编入预算。
(二)结算补助的西昌烟厂地方税收结算年初按2005年基数预计,年底按实际入库数与省财政厅结算。
今年上级补助除专项资金外,已全部纳入年初预算,州政府将督促各地、各相关部门加强治税,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格控制减免税;加强非税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大力调整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
2007年09月04日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
![]() FCouncil |
![]() 御财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