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服务热线:400-820-2536

德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2005年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的通报

  内容分类: 税务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文    号:德国税函[2006]18号 发文机关:科学技术部
  发文日期:2006-01-26 生效日期:2016-12-11
 

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
  2005年,全市国税系统在省局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贯彻组织收入原则,落实组织收入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大力加强税收征管,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一、收入完成情况
  2005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完成税收总收入280779万元(含车购税),比上年增长29.19%,增收63446万元。剔除车购税累计完成税收收入269485万元(含免抵调库收入),比上年增长32.66%,增收66351万元。按计划口径正常税收收入完成253485万元,同比增长31.17%,增收60239万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税收增幅稳定,增收额创历史新高。2005年税收总收入比2004年增收63446万元,增收额超过了税改初年1994年全年的收入总额;剔除车购税2005年完成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2.66%,2004年同比增长32.88%,税收收入呈现出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13个征收单位均超额完成税收计划,有3个县(市、区)局收入增幅60%以上,有7个征收单位收入增幅30%以上,乐陵(142.05%)、齐河(75.54%)、禹城(62.89%)收入增幅最大。
  (二)各级次间收入不平衡,市及以下级收入增幅较大。"中央级"收入完成184805万元,同比增长32%;"省级"收入完成27664万元,同比增长12.7%;"市级"收入完成9094万元,同比增长33.52%;"县级"收入完成31922万元,同比增长45.87%。
  (三)各税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主体税种增值税增收拉动作用明显,消费税增收幅度较大。2005年,增值税累计入库200122万元,占全部税收的71.27%,同比增收47745万元,增长31.33%;消费税累计入库6733万元,同比增收3896万元,增长137.33%;企业所得税累计入库10970万元,同比增收4428万元,增长67.69%;涉外企业所得税累计入库26975万元,同比增收3639万元,增长15.59%;个人利息所得税累计入库8684万元,同比增收530万元,增长6.50%。
  (四)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长迅猛。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税收228598万元,占税收总收入的90.18%,拉动全市国税收入增长28.74个百分点。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增长较快,同比增长50.44%,增收19680万元,拉动全市国税收入增长10.18个百分点。
  (五)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全年先后办理出口退免税3.8亿元,为10户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办理即征即退5000万元,为32户福利企业办理即征即退647万元。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年减征税款2000多万元,近3万户纳税人从中受益。全年共办理各类减免退税11.8亿元,占全部国税收入的43.7%。
  2005年,全省国税系统国内税收收入平均增幅21.52%,我市为32.6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1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六位。其中:全省国税系统市及以下级收入平均增幅为25.72%,我市44.44%,高于平均水平18.7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由去年的第七位,提升为今年的第三位,极大地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增收原因分析
  (一)从全市经济角度分析,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税收收入的增长。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7.16亿元,同比增长33.36%;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2亿元,增长15.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97.06亿元,增长53.1%;利润102.76亿元,增长51%。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税收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因加强监控和征管力度,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尤快,增收拉动作用明显。2005年,全市上述两税种共完成211092万元,同比增长32.83%,增收52174万元,拉动整体税收收入增幅提高了26.99个百分点。一方面纳入市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的增长为全市增值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入库增值税135931万元,同比增长20.87%,占增值税正常收入额的71.22%;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力度大大加强了,同比增收4428万元,增长67.69%,其中仅乐陵华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评估入库税金达885万元。
  (三)从行业角度分析,纺织、石油加工、冶金三行业增幅较大。2005年全市冶金行业完成增值税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97.40%;纺织行业增值税较去年同期增长107.22%;石油加工行业两税同比增长78.92%。主要增收原因:一是冶金行业受市场大气候的影响,钢材价格不断上涨,直接体现了税收的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是齐河莱钢永峰钢铁有限公司,该公司全年累计入库税收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54.72%,增收6885万元;二是今年以来,中国纺织业不断收到关税、技术贸易壁垒、欧美不断实施的特保等措施影响,纺织产品出口减少,销项税额增加。增幅较大的是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增值税2503万元,同比增长166.20%,另外增幅较大的乐陵华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并入库增值税2302万元,同比增长587.16%,增收1967万;三是国际成品油价格一路上涨,主要产品汽油、柴油、液化气、聚丙烯的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94%、10.82%、7.16%、12.07%。其中增幅较大的企业是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共计缴纳"两税"6212万元,同比增长64.17%,增收2428万元。
 
  三、全市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简要分析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831.83亿元,增长17.2%;全市税收总收入完成280779万元(全口径),增长29.19%。2005年全市税收收入宏观税负为3.41%,比上年同期提高0.21个百分点。税收弹性系数为1.68,收入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经济与税收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工业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对比分析。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37.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36%;工业增值税入库183532万元,同比增收44475万元,增长31.98%。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弹性为0.96,税收增长与经济的增长基本同步。
  (二)企业所得税收入额与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企业利润102.76亿元,增长51%;企业所得税累计完成10970万元,同比增长67.69%,增收4428万元。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弹性为1.33,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快于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三)商业增值税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比分析。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2亿元,增长15.9%;全市共实现商业增值税16590万元,同比增收3270万元,增长24.55%。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弹性为1.54.商业增值税的增长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四)免抵调库收入的增长拉动了税收总收入的增长。
2005年累计调库数16000万元,比去年增长61.81%,增收6112万元,拉动税收收入增长2.8个百分点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征收单位收入增长较慢,低于平均水平。全市13个征收单位中,有10个征收单位总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但是个别征收单位增长较慢,低于经济发展水平。
  (二)个别税种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2005年,全市车辆购置税完成11294万元,同比下降20.46%,减收2905万元;个人利息所得税完成8684万元,同比增长6.5%,增收530万元,虽然较去年略有增长,但增幅不高。
  (三)个体私营两税大幅增长,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累计完成税收收入58697万元,同比增长50.44%.增幅较大的是齐河(159.74%)、开发区(153.21%)、乐陵(134.17%),但市区局(-12.8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3.26个百分点。
  (四)部分征收单位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低。第四季度收入预测准确率,超过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规定的误差标准(±2%)的有7个征收单位。市区局、乐陵、宁津预测准确率较高,误差率控制在标准之内,分别为-0.09%、0.39%、1.44%;开发区、夏津预测偏差率较大,分别偏离规定的误差标准值16、9个百分点。
 
  五、下一步组织收入措施
  (一)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保持税收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增长。一是坚决贯彻组织收入原则,落实工作机制,巩固成果,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突出效果,与相关业务科室团结合作、齐抓共管、共同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健康开展;二是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认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三是加强领导和协调,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高度关注,并适时、认真地分析2006年组织收入工作形势,抓好收入调度,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四是加强与组织收入相关工作的考核,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保持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二)强化税源监控,提升驾驭组织收入工作的能力。按照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抓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深化纳税评估,准确把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涉税信息的变动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特点,完善税源分类管理办法,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注重研究经济形势,强化经济税收分析。各级国税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态势,认真搞好税源测算,做到心中有数;要注重经济税收对比分析,在做好经济税收总量分析的基础上,特别要做好重点地区、税种、行业、企业的经济税收分析,及时发现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税负调研分析,对宏观税负的分析要从主、客观两方面,特别是主观征管因素方面进一步分析,充分调动系统上下、各业务科室的力量,共同研究、分析国税收入宏观税负,加强征管,使税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OO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友情链接: 御财府 L-councli 上海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

Copyright © 2008-2024 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协同共享企业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FCouncil

   御财府